为了在您使用扬声器时能让其充分发挥出本来的性能,所以会进行基本性质的说明,请作为您选择扬声器时的参考。
如下图所示,扬声器的电阻抗一般具有表示阻抗变化的频率特性。原则上,在最低共振频率(fo)以上的频带内,扬声器输入端子处的音圈电阻抗绝对值达到极小时的频率中,最低频率(b点)时的值即为额定阻抗。

额定阻抗的标准一般为4Ω、8Ω、16Ω和32Ω。虽然可以设定为其他阻抗,但是特性及输入功率等可能会发生些许变化。
指根据JIS规格,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的功率。
P = V^2/Z
其中
P:扬声器的输入功率 (W)
Z:扬声器的公称阻抗 (Ω)
V:音圈端子上的电压 (V)
指为使扬声器正常工作而规定的输入功率。一般为在施加由额定输入功率与额定阻抗计算得出的电压后,满足下列JIS规定的试验的值。
- 运转试验 (程序源)
- 异常声音试验 (正弦信号)
- 连续负荷试验 (白噪音)
另外,若扬声器超过额定输入功率连续长时间工作,音圈温度上升会导致热破坏、压边等的支撑系统及模线发生机械性疲劳损坏,由此产生的问题不在保修范围内,请注意。
若需要输入超过本网站公布的额定功率的功率,请与我们另行商谈。
指对扬声器施加极短时间的信号时允许输入的最大值。每隔2分钟对扬声器单元或扬声器系统施加1分钟的程序模拟信号,反复进行10次,不发生永久性损坏的输入功率实效值即为最大输入功率。
指对扬声器施加一定的电压后,相对于频率变化的输出声压级变化。是一条在以纵轴为输出声压级、横轴为频率的图中绘制的曲线。它是扬声器最具代表性的特性,是判断扬声器音质 (机械振动与电信号转换效率和频率再生频带等) 的最一般标准。
通常指在通称为JIS标准密闭箱中的特性。实际安装到箱体中时,特性会受到箱体大小、内容积、面网的开口面积及形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因此,制作音箱时必须综合考虑扬声器及箱体等因素。
表示扬声器效率的值,由输出声压频率特性得出。即表示输入1W的功率时,距扬声器1m处可以获得多少dB的声压级 (0dB=20μPa),可通过分别具体规定的3至4处频率的平均声压求得。
对于额定输入功率不到1W的小口径扬声器,将在其额定功率以下测定的值换算成1W后表示。
另外,由于扬声器频率特性及输出声压级会受到测定时使用的无声室条件或JIS密闭箱的障板形状影响,因此有时可能无法与其他公司的SPEC值直接比较。
通常被称作“fo”,是由扬声器振动系统质量、支撑振动系统的压边、阻尼器等阻尼件的柔和程度 (柔顺性) 决定的共振频率,是决定扬声器低频播放限度的重要因素。
可以从前述的阻抗特性中得到fo。电阻抗绝对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中,最低频率即为最低共振频率。JIS规格中,将fo规定为不使用障板时的值。因此,在实际安装状态下,会受由空气附加质量和箱体容积决定的空气刚软度 (刚度) 影响,会发生变化。
由于安装方法会对扬声器的音质、音量及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安装时请注意下述几点。
- 与障板的接触情况
由于所使用的箱体形状、面网形状以及扬声器安装方法等条件各不相同,很难在扬声器单体中对扬声器前表面的间隙进行规定,请逐套确认。特别是如果使用的组合中,扬声器前表面处扬声器振动板 (纸盆) 和面网障板面的间隙没有余量,扬声器工作时,振动板可能会干扰面网,发出刺耳的声音,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注意。 - 使用扬声器时的周围环境
由于扬声器是磁体,易吸附铁粉和螺丝等,若在周围有焊屑及导线屑的糟糕环境下使用,这些碎屑接触振动的纸盆后会造成异常声音。请清扫扬声器周围,使周围环境无异物。另外,在使用微型扬声器时,若将多个扬声器相互重叠或使金属等接触前表面的振动板,可能会损坏内部的音圈及导线,导致变形、断线、发出刺耳声音及音量变小等异常。 - 扬声器的性能受安装条件的影响
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大型的箱体。一般情况下,不宜在扬声器的前面放置障碍物和厚布等。另外,若在扬声器的背面装入过多的线路板等部件,扬声器与障板间的间隙过大或开口,都会损坏低音的播放效果。 - 强行紧固是导致异常声音的根源
安装扬声器时请注意要对框架周围的所有部件施加均等的力。若对其中一部分强行紧固,会导致框架和纸盆变形,发出异常声音。 - 焊接至接线柱时,焊接至指定位置
焊接至接线柱时,焊接至指定位置 (下图a) ,请不要焊接至锦丝线(音圈导线)已有的焊接部分 (下图b) 。若焊接该部分,锦丝线会松动或断开,导致异常声音和断线。请务必在很短的时间内,焊接至锦丝线已有焊接部分之外的位置。 (推荐条件:350±2℃/2sec)
- 不要将直流电位连通至音圈 (避免电解腐蚀)
若在音圈与框架 (底架) 间连通直流电位 (音圈为[+]的电位) ,音圈会因电解腐蚀而断线。特别是当音圈线径很细、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时会非常危险,请务必避免。 - 扬声器的安装方式多种多样
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详情请另行咨询。